2021年空压机节能监察工作启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2021年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
工信部节函〔2021〕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节能监察的监督保障作用,持续推进工业节能和能效提升,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现就做好2021年工业节能监察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入开展专项节能监察
聚焦重点行业,抓好重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的节能监管,发挥强制性节能标准的约束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重点行业能耗专项监察。对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全面梳理排查,建立重点企业能源消费情况台账(见附件1)。结合工作实际,研究提出本年度重点行业企业专项监察名单,开展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监察,2021年完成钢铁、水泥(有熟料生产线)、电解铝企业全覆盖。“十四五”期间实现重点行业企业节能监察全覆盖。
(二)阶梯电价政策执行专项监察。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运用价格手段促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280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水泥企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7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解铝企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2530号)要求,开展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专项检查。本专项监察与重点行业能耗专项监察中的钢铁、水泥、电解铝企业监察合并开展。对违规企业会同当地价格主管部门依法依规执行阶梯电价。
(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提升专项监察。依据相关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落实《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对变压器、电机、风机、空压机、泵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用户企业实施能效提升专项监察,核查设备台账,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督促企业淘汰达不到强制性能效标准限定值的低效产品。本专项监察结合其他专项监察开展,不单独申报任务。
(四)数据中心能效专项监察。
(五)2020年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监察。对2020年专项节能监察中发现的能耗超限额企业和其他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回头看”,对未按照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处理。
二、持续做好日常节能监察
继续加强日常节能监察工作,主要包括: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能源管理岗位设立和能源管理负责人履职等能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能源计量、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执行情况,以及节能教育培训开展情况等。日常节能监察应及时公布结果,跟踪督促整改落实。
三、强化节能监察基础能力建设
(一)完善工作体系。进一步强化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机构体系建设,构建目标统一、职责清晰、分工合理的节能监察体系。加快健全跨部门联动节能监察工作机制,妥善做好工作衔接。及时做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节能监察机构人员的行政执法证换发、申请等工作,保证工作连续性。创新节能监察工作模式,鼓励采用跨区域交叉执法、结对帮扶执法、省市县联动执法、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支撑协助等方式,保证节能监察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能力建设。各地区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节能监察培训,宣贯节能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提高基层执法能力。积极推广用能设备产品能效在线核对、节能监察结果在线填报、重点企业主要用能设备电子档案等模式,提升节能监察信息化水平。
(三)强化结果应用。加强跟踪指导,对节能监察中发现的企业不合理用能行为、能源管理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鼓励企业定期开展节能诊断、能效对标达标,加快实施节能和绿色化改造。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编制计划方案,细化措施手段,明确目标进度,依规使用节能监察资金,优先使用结转结余资金,确保各项工作按期高质量完成。请于5月10日前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报送重点行业企业情况以及2021年专项监察任务(见附件);6月30日前报送2020年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监察结果;11月15日前报送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包括专项监察、日常监察工作总结,节能监察体制机制建设报告以及实际监察企业名单和监察结果等。前述材料电子版请通过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green.miit.gov.cn)同步报送。
(二)严格规范执法。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节能监察机构要规范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程序和执法行为,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用能行为,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三)加强监督检查。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节能监察机构要向社会公开工业节能监察工作情况,依法公布违规企业名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鼓励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将节能监察执法结果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动企业严格落实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充分发挥节能监察的督促约束作用,强化工业节能执法效力。
附件:
1.省(区、市)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企业名单
2.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汇总表
3.重点行业企业情况汇总表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1年4月12日

空气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空压机系统是很多企业的运营核心。但由于压缩空气系统的复杂性,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浪费的情况。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很多用户对于压缩空气系统的节能检测和模拟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需要让广大用户了解到: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检测和节能模拟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AIRchtiect就是柳泰克为了更好服务客户,实现科学节能的检测和节能模拟工具。
通过使用AIRchitect,能够帮助广大用户更加科学地检测和模拟压缩空气系统中各种浪费情况,实现高效节能。我们会现场实测7天,更加真实地检测现场运行状态,结合强大的智能软件分析,更科学地判断出哪些是浪费的能耗,并通过软件的节能模拟方案,帮客户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优化的节能方案。
以下是我们为一个纺织行业客户提供的节能方案,我们不光能够根据客户现在的用气实际情况给出节能系统建议,实际为客户长久运营节省成本,我们还能标记对碳排放的贡献,量化节能方案对于减碳行为的贡献。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计划下,柳泰克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的企业一直在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用户了解到压缩空气系统的重要性,并帮助用户实现科学节能。在节能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优化压缩空气系统,实现更高效的节能。我们关注您的压缩空气,并不断寻求创新、高效、一站式服务的更优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专业的压缩空气解决方案供应商,LIUTECH柳泰克压缩机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了确保客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技术支持,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服务团队,为客户解决各种问题。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保证客户的满意度和产品的可靠性是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柳泰克深知这一点,因此我们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让客户使用我们的产品更加放心省心。
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服务工程师团队。这些工程师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的专业人士。他们需要具备行业内必备的证件,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电工证、焊工证等。此外,成为一个合格的LIUTECH柳泰克服务工程师还需要通过集团专门设计的相关培训及考核,以确保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售后服务工程师一级证书
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的空气理论和电气知识,如压缩空气系统原理、电气控制系统原理等;以及安全流程,如应急处理、事故调查等。此外,服务工程师还需要学习喷油螺杆空压机和后处理设备的技术知识,以及无油空压机的技术知识,全方位地涵盖客户所需。
LIUTECH柳泰克在全国范围内设有多个服务网点,可以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售后服务。无论客户遇到什么问题,我们的服务团队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诊断和维修。 此外,为了让客户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柳泰克还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满意度体系。客户可以通过电话、微信、邮件等多种方式向我们反馈问题,我们的服务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回应并提供解决方案。此外,我们还会定期对客户进行回访,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意见,不断优化服务质量。
柳泰克的专业服务团队将为您提供优质的空压机售后维保服务,让您的空压机运行更加稳定可靠。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您是否曾经为生物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而担忧?在华北地区的一家知名药企,他们找到了解决方案——LIUTECH无油空压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款设备如何默默守护着药企的生产。
药企生产面临的问题
消毒产品、药品以及血液净化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和设备的无菌要求非常高。传统空压机使用过程中,润滑油和冷却液容易污染产品,而且维护起来相当麻烦。对于现 代药企来说,找到一种安全、高效、环保的空压机,至关重要。
LIUTECH无油空压机的应用
这家华北药企经过广泛考察,最终选择了LIUTECH品牌的无油空压机。在液体罐装和容器清洁两个环节,无油空压机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稳定、洁净的压缩空气不仅保证了罐 装工序的顺利进行,而且有效避免了容器内部的污染。
LIUTECH无油空压机的优势
这款空压机设计精良,使用高品质材料和严格的生产工艺,确保了长期稳定运行。更为重要的是,它无需润滑油,几乎不会产生污染,更大程度地提升了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此外,它还具有节能环保、维护简便、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
通过应用LIUTECH无油空压机,这家华北药企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稳定、洁净的压缩空气为生产工序提供了可靠保障,降低了产品污染风险。同时,节能环保、维护简便、 安全可靠等优点使得LIUTECH无油空压机成为现代药企理想的设备选择。
如果您对LIUTECH无油空压机感兴趣,或有任何疑问和建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400-030-9658。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提升药企生产效率和安全性!